作者:anke001 日期:2020-08-24
日前,中建八局承建的
中國長江以北第一高樓
——天津周大福金融中心
裙樓商場正式完工
這是一座涵蓋甲級寫字樓、豪華公寓、超五星級酒店
及精品商業于一體的地標性建筑
共有104層
總建筑面積39萬平方米
經過六年的匠心“筑”造
周大福金融中心項目創造了
6項世界之最,12項全國第一
在技術創新方面取得了歷史性突破
坐落在海濱城市的超高層建筑
需要充分考慮臨港風力、抗震能力
因此,天津周大福金融中心的
建筑主體采用流體幾何造型
八根斜柱依附在雙曲面的玻璃幕墻旁邊
連接建筑四個立面的中心及角落
再配合弧形內凹的塔身
提供結構支撐
大大減少了強風對樓宇的影響
這種由方到圓、雙曲面大角度扭轉
及雙向傾斜的復雜結構
有著“高、深、大、多、變、快” 的特點
對施工的要求可謂超難
被業內稱為“中國最難建的超高層”
項目團隊通過技術創新
成功解決各項難題,巧建摩天樓
項目團隊自主研發設計了被譽為“變形金剛”的
智能化多維可調整體頂升平臺
可承載3200噸重量
形狀可隨墻體厚度經歷5次變化
從最初的“十二宮格式正方形”
經歷六個階段變形成為最終的“日字形”
在超高層施工中
垂直運輸是超高層施工的生命線
天津周大福金融中心
外立面內縮達到12.8米
這就意味著
施工電梯越往上便離樓體越遠
附著難度和安全風險越大
▲施工電梯47層“換乘”處
為解決由于建筑外立面變化大
而造成的施工電梯附著難題
項目團隊在施工電梯47層
設置了“換乘”處
首創超高層物流通道塔+懸挑施工電梯的
“通天梯”垂直運輸方式
47層以下采用物流通道塔布置施工電梯
47以上搭建以核心筒為支撐的懸挑電梯
一舉打通了上下“主動脈”
項目還引入“塔吊蜘蛛俠”——
超高層外掛重型動臂式塔吊
來助陣解決大型鋼結構的運輸難題
為快速爬升并適應核心筒墻體縮變情況
項目團隊首創
超高層外掛重型動臂式塔吊
不對稱支撐體系和爬升支撐體系
四梁合一技術
無論塔樓核心筒外緣變成什么形狀
塔吊都能穩穩地向上爬
天津周大福金融中心
建設周期長達6年
整個大廈的鋼構件數量有42000件
高空組對焊縫約37.6萬米
使用的焊絲可繞地球40圈
塔樓外立面幕墻單元板塊約15000個
不規則四邊形幕墻單元板約1300多種
......
這樣建設周期長、體量大、工藝復雜的工程
是如何實現有序、集約、高效、環保施工?
項目創建了總承包土建、鋼結構
幕墻和機電系統四大“戰斗室 ”
研發基于高精度BIM模型的
EBIM協同管理平臺
通過三維激光掃描后逆向建模、擬合對比分析
將所有工序、環節先在電腦上進行“預演”
提前消除偏差
并為構件創建了“身份識別系統”
共形成全專業各類深化圖紙逾8萬張
在安裝過程則配合使用了自動跟蹤測量系統
全程測控,有效確保了安裝精度
項目擁有國內唯一全專業
LOD500精度模型
并于2017年獲得
全球工程建設行業全球卓越獎
這是五屆賽會以來
中國區參賽作品取得的第一個一等獎
在工程實施過程中
項目還采用了分離式建筑垃圾運輸系統
解決了超高層建筑施工中建筑垃圾的運輸處理難題
并且鑒于核心筒外墻及內墻混凝土
養護范圍大、傳統養護時間長
項目團隊設置了外墻自動養護噴淋系統
通過遙控便就可進行外墻全覆蓋養護
不僅如此
項目還將BIM技術與綠色施工有效結合
做到了“一墻一圖,按圖備料,照圖施工”
有效減少了材料消耗和垃圾廢料產生量
天津周大福集各項高新技術成果于一身
創造了18項中國和世界之最
實現了“38h3.1萬立方米基礎底板混凝土澆筑”
“使用3200t·m最大動臂塔吊”等世界之最
解決了“使用物流通道結合懸挑電梯解決超高層樓立面12.7m大距離收縮垂直運輸”
“自動分離式超高層垃圾運輸”等世界難題;
創造了“3200t·m動臂式重型塔吊爬升支撐體系四梁合一”
“雙管橢圓截面鋼管柱單層扭曲90”等世界首次
完成了“雙圓管柱轉不規則方形單管柱鋼結構節點”
“LOD500全員、全專業、全過程BIM應用”
“超高層泵送廢料零排放”
“智能頂升平臺監測方式”
“全專業、全方位、全過程總承包管理模式”
“518m超高層高速施工電梯滑觸線整體應用”等多項國內領先
刷新了各項超高層施工記錄
創下了建筑界的又一“奇跡”
來源:中建八局、建筑業信息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刪除。